人文与发展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在原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农村发展学院等相关院系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一个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干学科的学院。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具备教育、研究、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国际交流与合作广泛,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学院践行“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的院训理念,牢记社会责任,为天地立心传道受业育英才,为生民立命济世安邦解民艰,培育一流人才,奋发进取。
学院设有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发展管理系、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法律系、媒体传播系和外语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院拥有教职工196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人,包括教授34人、副教授87人。学院教师中,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1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得“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8人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4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奖。
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合理、特色突出、综合贯通,优秀教学成果频出。本科教育方面,学院共设有6个专业:农村区域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法学、传播学和英语,其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还另设有“国际发展”方向;同时设有法学、传播学、英语和日语双学位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社会学和公共管理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法学和新闻传播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与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此外,学院设有社会学与公共管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在校本科生740人,硕士研究生508人(含专业学位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15人,留学生76人。教师精心投入教学工作,建设多项优秀教学成果,包括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
学院的学术和研究坚持"扎根乡土、扎根乡村",紧扣"三农"和发展重大主题,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路径和轨迹。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在国际发展、农政转型、精准扶贫、农业文化、创新管理、生态补偿、农村法治、留守人口、乡村社会、乡村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一等奖1项及多项二、三等奖,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及若干项二等奖,多次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和主流媒体报道。学院正在“三农”与发展相关领域建立学术话语权、媒体讨论话语权和政策建议话语权,力争成为全国“三农”与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并逐渐成为“农政变迁”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学院与国外多所著名大学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国际化发展程度在国内人文社科类学院中首屈一指。近年,学院近百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先后赴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苏塞克斯大学、瓦赫宁根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访问和求学。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执行“国际发展研究”专业留学生项目,包括商务部“农村发展与管理硕士”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市教委“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发展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发展研究方向博士生等。作为“金砖国家农政变迁研究网络(BICAS)”的主要发起人和核心成员之一,学院每年与荷兰、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的高校与研究机构组织多边、双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农政变迁研究领域的影响日益显著。
学院搭建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学院既开设有“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公共管理与发展”讲座、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公共论坛、法学大讲堂、农政群学工作坊、“农业与农村社会学”系列讲座等多主题、多领域的学术讲座,也设有学术漫谈、学术与人生、人发讲坛、“社会食物”系列沙龙等,以轻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舞台。尤其是“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展开,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主讲人均为来自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在国内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独特风格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品牌,被评价为中国目前最高水平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此外,学院也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职能,开展MPA教育、研究、培训与咨询。培训课程包括扶贫管理、参与式发展规划、参与式项目管理及社会性别与发展等。公共管理学院还为从事农村工作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提供规划管理、项目管理、扶贫管理、社会工作、土地与自然资源管理、社会性别与发展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服务。